杜衛國團隊發現氣候變暖條件下腸道菌群調節可增強蜥蜴的免疫能力
氣候變化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功能構成嚴重威脅,包括物種的存活率下降、病原體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種滅絕的風險提高。變溫動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響,成為氣候變化過程中最受脅的類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響物種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但缺乏對變溫動物的探索。一些研究發現,短期變暖會降低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從而阻礙宿主的功能表現。然而,氣候變暖對腸道菌群的長期影響及其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尚不得知。了解腸道菌群在動物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對於氣候變化的生物學效應評估至關重要。
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杜衛國團隊的楊婧等研究人員以廣泛分布在半荒漠草原的密點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為研究對象,利用野外開頂式氣候室開展氣候變暖模擬實驗。研究發現蜥蜴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在短期變暖中降低,但在長期變暖中增加。同時,長期變暖顯著提高了蜥蜴血清的抑菌能力、免疫響應(腸道免疫相關基因的高表達)和短鏈脂肪酸(增加腸道屏障穩定性和免疫激活)的濃度。腸道菌群移植實驗進一步表明,腸道菌群多樣性的增加顯著增強了蜥蜴的血清抑菌能力和免疫響應。另外,研究發現蜥蜴增強的免疫響應可能是由於腸道中擬杆菌屬(Bacteroides)的相對豐度較高,B. fragilis通過調節IFN-β的表達來增加蜥蜴在氣候變暖下的免疫能力。
氣候變暖條件下腸道菌群多樣性的增加可提高蜥蜴麵臨致病菌風險增加的免疫能力,研究結果表明氣候變暖下微生物共生體可促進宿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在評估氣候變化影響時,不僅要考慮宿主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而且要分析宿主-腸道微生物互作可能發揮的作用。在預測氣候變化下物種的脆弱性時,也應考慮微生物共生體的作用。
相關研究成果以“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 enhances the immune capacity of lizards under climate warming”為題於2024年2月22日在線發表於Microbiome。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杜衛國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楊婧為第一作者,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博士研究生劉偉強、博士後韓興誌、海南大學郝馨博士和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碩士研究生姚琦斌參與此項研究工作。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31821001, 32330067, 32301304)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3-01736-2

圖1 腸道菌群調節可增強氣候變暖條件下蜥蜴的免疫能力

圖2 氣候變暖過程中蜥蜴的腸道菌群變化情況
當前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關鍵時刻,這不僅是地球生物曆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係統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經貿一體化和氣候變化背景下,外來物種正在全球加速入侵,嚴重威脅區域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安全。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區擴展範圍與其生態和社會危害程度緊密相連,係統探討外來入侵物種分布區擴展的...
2024年2月1日,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黃仕強團隊、王紅梅團隊、李偉團隊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漆洪波團隊在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A multi-tissue metabolome atlas of primate pregnancy”的文章。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