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鑒與合作: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地區昆蟲多樣性格局評估與智能監測體係關鍵技術培訓班

  維持生物多樣性平衡,尤其是地球上最龐大的生物群體-昆蟲的多樣性平衡與可持續發展是“一帶一路”各國當前麵臨的重要挑戰。在此背景下,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白明研究員和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Vogler教授於2017年聯合發起了“SITE100國際大科學計劃”,通過全球構建100個以上標準樣地和標準化分析流程,揭示全球昆蟲多樣性格局和形成機製。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開幕之際,分享“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來昆蟲多樣性和“SITE100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合作成果,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於10月11日至10月26日舉辦了“一帶一路”地區昆蟲多樣性格局評估與智能監測體係關鍵技術培訓班(以下簡稱“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來自德、法、英、意、韓、蒙、尼泊爾、南非、肯尼亞、厄瓜多爾、印度尼西亞等覆蓋各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齊聚北京,開展“一帶一路”地區科技培訓與合作,共同推動在昆蟲多樣性格局評估、昆蟲智能監測體係等方麵形成技術標準體係,構建“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格局評估與智能監測體係聯盟。通過共同努力,破除單一國家無法解決的生態矛盾,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價值觀。

  本次培訓班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資助,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主辦,中國昆蟲學會、滄州師範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協辦。來自英國、德國、法國及中國的47位專家,從理論講授、野外采集、室內實驗、軟件培訓等方麵,對17國22位外籍學員(從來自43國96個單位156人中遴選出)以及39位中國學員,從物種多樣性、形態多樣性以及遺傳多樣性三個層麵,對昆蟲多樣性監測技術進行培訓。培訓期間學員行使裏程963公裏,培訓會議視頻及照片共計2.1萬個文件636.5GB,總學時100小時。截止到10月25日,共計30家新聞媒體(包括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1套《晚間新聞》、環球時報、中國日報、學習強國、中國科學報、中國綠色時報、河北電視台等)對本次培訓班進行了報道,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國際大合作趨勢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衰減問題的高關注度。

  本培訓班邀請三名國際權威專家(德國科學院Stanislav Gorb院士、Alfried Vogler教授、Norman MacLeod教授)擔任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康樂院士、“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主任曹京華、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國際組織處副處長張清泉、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副所長詹祥江、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參讚Khan Muhammad、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萬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季新成、滄州師範學院書記雲電軍、校長張占平、副校長範小振、副校長周振平、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邦宏、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執行主任陳軍等專家領導出席了本培訓班的開閉幕式、理論課、實驗課、野外采集等活動。開閉幕式等活動由培訓班發起人、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白明研究員主持。

  培訓期間,除了47位受邀專家圍繞昆蟲多樣性等主題進行了一係列的學術報告、實驗操作、軟件培訓之外,組織方還安排了南大港野外科考、SITE100標準樣地昆蟲多樣性智能監測設備戶外實踐,以及參觀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國家動物博物館、滄州師範學院生物標本館、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河北農業大學農業博物館、農耕園、校史館、現代化農場等專業場館。所有學員提交的實驗記錄、課堂筆記及結營材料都通過了結營考評並取得了培訓證書。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堅持國內國際聯動、科技人文融合,在午休、周末時間安排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展示和體驗,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專家學者帶來了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嶄新體驗。在為期半個月的交流學習中,各國專家學者在這裏發揮創新精神,追求科學夢想,建立了深厚友誼。中國科學院及其兄弟單位積極以科技教育活動促進人文領域交流互鑒,通過積極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為拓寬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交流的合作渠道積極貢獻力量。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開幕式啟動儀式(左起: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副所長詹祥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主任曹京華,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參讚Khan Muhammad,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萬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季新成,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國際組織處副處長張清泉)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發起人白明研究員主持會議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科學顧問發言(左起:Norman MacLeod教授,Alfried Vogler教授,Stanislav N. Gorb院士)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北京會場合影(攝於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園區內)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滄州會場合影(攝於滄州師範學院校園內)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保定會場合影(攝於河北農業大學校園內)

學員於河北省滄州黃驊南大港濕地進行野外科考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理論知識授課專家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理論知識授課專家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理論知識授課專家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實驗技術授課專家進行培訓

學員開展室內實驗和交流

外籍學員進行結營彙報

閉幕式各大洲學員代表發言(一排左起:意大利學員Federica Losacco,厄瓜多爾學員Pedro Damian,印度尼西亞學員Fajri Ansari;二排左起:南非學員Honest Machekano,孟加拉學員Mst Munjuri Akter)

“一帶一路”昆蟲多樣性培訓班閉幕式頒發培訓證書(頒發人員左起: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執行主任陳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星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虎,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副所長詹祥江,滄州師範學院副校長周振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季新成,必威精装版app西汉姆联 研究員白明)

學員與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贈送外籍學員彩萬誌教授的書法作品

學員參觀頤和園植物病蟲害測報站並體驗皇家園林的人文魅力

意大利學員在吳橋接受河北電視台采訪

滄州市育紅小學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絨花的製作;學員們每人製作一個荷花葉,並最終完成一個完整荷花,寓意文明互鑒與合作

關於我們
聯係我們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
郵  編:100101
電子郵件:ioz@ioz.ac.cn
電  話:+86-10-64807098
傳  真:+86-10-64807099
友情鏈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