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在线网址 成果“ 揭示鳥類遷徙路線成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 ”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2年2月28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科院動物所詹祥江研究員團隊研究成果“揭示鳥類遷徙路線成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入選。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7屆,旨在宣傳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開展基礎研究科學普及,促進公眾理解、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2021年度,《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等5家編輯部共推薦了310項科學研究進展,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邀請專家從推薦的科學進展中遴選出了30項進展進入終選。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和項目負責人、原973計劃顧問組和谘詢組專家、及項目首席科學家等350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對30項候選科學進展進行網上投票,得票數排名前10位的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遷徙生物如何發現其遷徙路線?”一直是社會和學術界廣泛關注的議題,也是Science雜誌125個最具挑戰性科學問題之一。中科院動物所詹祥江等曆時12年,利用衛星追蹤數據和基因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極遊隼遷徙研究係統,發現遊隼主要使用5條路線穿越亞歐大陸,西部遊隼表現為短距離遷徙,東部為長距離遷徙。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轉換過程中,冰川消退所導致的繁殖和越冬地變遷,可能是遷徙路線形成的主要曆史原因。研究還發現遷徙距離更長的遊隼攜帶ADCY8優勢等位基因,該基因與長時記憶形成有關,表明長時記憶可能是鳥類長距離遷徙的重要基礎。該研究結合遙感衛星追蹤、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等研究手段,通過多學科整合分析方法闡明了鳥類遷徙路線變遷成因和遺傳基礎。
揭示鳥類遷徙路線成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
北極遊隼遷徙路線成因與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
Formation of migration routes and key gene for long-distance migration
附: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http://www.htrdc.com/gjszx/gsxw02/3864.shtml
2023年12月28-29日,為更好地營造研究所活潑開放、交叉融合的學術氛圍,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切實推動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落實落地,必威在线网址 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了2023年度學術年會暨建所95周年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