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King和Wilson以人和黑猩猩蛋白序列的高度相似性為依據,首次提出在演化曆史中,基因表達調控的變化對物種間形態功能分化和環境適應具有重要貢獻。
2025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http://www.sp2000.org.cn)正式發布,供全球用戶自由下載使用。
在相同的環境壓力下,不同的物種既可表現出趨同特征,也可能呈現獨特的適應策略。物種響應相同環境壓力的適應路徑與物種的進化曆史及其環境建群時間高度相關。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低氧嚴寒,堪稱研究適應性...
NK細胞是一種固有免疫細胞,具有廣譜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可同種異體輸注,與T細胞相比不易產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等嚴重副作用。
飲食中加入適量鹽能增添食物的鮮味,但是過多的鹽攝入與人類多種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髒纖維化、骨骼健康受損,以及癌症等。然而,有些野生動物在野外環境中終生取食高鹽植物,卻能夠保...
昆蟲胸部作為飛行功能的核心結構,其外骨骼與特化的飛行肌係統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機製協同驅動翅運動。然而,現有研究往往將形態學特征(如肌肉排列、骨片結構)與飛行運動學參數(如振翅頻率、運動軌跡)割裂分...
羽毛是鳥類征服天空的核心工具。羽毛演化經曆了從恐龍簡單的單根細絲狀羽毛,逐漸變成複雜的羽片狀羽毛,這個過程一般認為分為五個過渡階段,每一個過渡階段都是發展演化新特征或新的生長機製的結果。
鞘翅目昆蟲(甲蟲)的後翅是其主要的飛行器官。研究甲蟲後翅的形態特征,對於揭示其飛行機製及後翅結構的進化規律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研究方法受限於樣本采集難度大、數據標注成本高等問題,阻礙了翅膀形...